moritz moszkowski花火(莫什科夫斯基火花分析)全程干货,

admin 2023-10-28 11:08:14 浏览量:0
问题描述:
最佳经验

第一篇文章必须来点干货众所周知,俄罗斯钢琴家霍洛维茨[1]最有名的一首保留曲目便是莫什科夫斯基[2]的火花练习曲这首曲子几乎出现在霍洛维茨的所有公开演出听过他演奏的人都知道,钢琴家为这首曲子创作了独特的尾声。

有些音乐评论家甚至认为他的尾声比原作的尾声更能表现出火花的特征,快速、重音、跳音等等,融合了自己风格的改编曲将火花窜动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时隔52年,维也纳的大众们终于可以在现场再次听大钢琴家的演奏当演出刚进行到一个小时,诗人如是说[3]使钢琴家留出了难得一见的眼泪。

我将这K.Chiu在2000年7月1日的记谱版本进行了整理,为广大的钢琴演奏者,演奏家,音乐学家提供了更清楚的谱例(任何用途都请先联系我)但是我没有与手稿、首版进行检查,所以这个版本的标记并不确定是否符合作曲家原意。

当然,霍洛维茨为这首曲子演奏所创造出的尾声绝不仅仅是这两个[4],曾公开宣称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作曲家的他同时拥有着出色的作曲天赋对曲目独有的改编和独到的见解,也不仅仅只出现在这首曲子中例如卡门[5]主题变奏曲、婚礼进行曲[6]与变奏曲,图画展览会[7]、骷髅之舞[8]。

最后,来一打关于钢琴家霍洛维茨有趣的小知识:大家都知道拉赫玛尼诺夫喜欢霍洛维茨对他第三钢琴协奏曲[9]的演绎,更有趣的是拉赫玛尼诺夫和霍洛维茨在洛杉矶弹过他的第二双钢琴组曲[10],以及莫扎特的双钢琴奏鸣曲[11]和D大调钢琴协奏曲[12]。

封面图片,这一图像可以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图片与照片组获得,其编号为cph.3b15196[1] 弗拉基米尔·萨莫伊洛维奇·霍洛维茨(1903年10月1日-1989年11月5日),又译霍罗维茨、霍洛维茨、霍洛威茨,俄罗斯帝国基辅(今乌克兰基辅)出生的美国男钢琴家。

[2] 莫里茨·莫什科夫斯基(1854年8月23日-1925年3月4日),布雷斯劳(今波兰弗罗茨瓦夫)出生的犹太血统波兰裔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3] 罗伯特·舒曼创作的童年即景(1838,op.15)的第十三首,也是最后一首。

童年即景是作曲家成年后对童年的回忆,原先创作了30首,之后由作曲家本人挑选出了十三首[4] 黎菀郦. 瞬间即逝的时间艺术——莫什科夫斯基火花练习曲的分析[D]. 四川师范大学, 2015[5] 乔治·比才创作的卡门(1873),取材普洛斯佩·梅里美的同名小说。

由于首演失败,承受不了打击的作曲家在三个月后逝世[6]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创作的仲夏夜之梦(1842,op.21)的第九首,取材威廉·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费伦茨·李斯特为钢琴独奏进行了改编(S.140)。

[7] 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创作的图画展览会,又名展览会之画(1874),是一首钢琴组曲取材作曲家朋友维克托·阿里山大罗维奇·哈特的画作展览会[8] 卡米尔·圣桑创作的骷髅之舞,又名死亡之舞(1874,op.40)。

原本是一首艺术歌曲(1872),由亨利·卡扎利斯配词,两年后被作曲家改成了管弦乐作品费伦茨·李斯特为钢琴独奏与管弦乐团进行了改编(S.126,1849),第一次修订(1853),第二次修订(1859)[9]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第三钢琴协奏曲(1909,op.30),题献给约瑟夫·霍夫曼。

这首曲子常常被认为是最难的钢琴协奏曲或钢琴协奏曲之王,作曲家本人说:“这是为大象写的”[10]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第二钢琴组曲(1901,op.17)[11] 沃尔夫冈·莫扎特创作的双钢琴奏鸣曲(1781,K.448)。

[12] 沃尔夫冈·莫扎特创作的第26钢琴协奏曲(1788,K.537),又名“加冕”协奏曲。

资讯来源:http://www.xxyiy.cn/news/show-262.html

sdfsdf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