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清楚地感觉到,现在农村的生活水平比过去30年前有了很大的改变,99%的农民摆脱了贫穷,不再为衣食无忧,有的人已经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而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们也从贫困中走了出来,他们正在经历着一个新的阶段,他们正在努力的推动着这个国家的发展,政府也在大力的扶持他们,不管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三产业,都在给他们提供支持,借助于移风易俗,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农民存在的一些陈旧观念,帮助人们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经过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很多农民的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有些习俗却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很难抹去就拿土葬来说,现在大部分人都赞成,不赞成火化。

火化政策的推进受阻这些年来,国家一直在推动着沿海地区的体制改革,火化的方式虽然早就存在,但是从现在的执行来看,大部分的村民并不认同因为大部分人都很认同“入土为安”的丧葬习俗,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也正是因此,才会让火化政策停滞不前。
也许许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在推行改革时,城市居民更愿意接纳新体制,而乡村居民则不愿意这样做?如果火化不能普及,那么,葬礼的基本内容将会是什么?由于大部分人对火化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很多人都觉得在火化的过程中,不能保存自己的尸体,这是一种不孝。

在许多村民看来,火化并不能完全体现它的方便与独特,相反,他们所坚持的方式,却是最流行的,也是最符合传统习俗的同时,通过土葬降低了火化成本,为村民节约了一笔开支以往很多专家都认为,土葬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而实际上,火化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还会产生污染,因此很多农民都不认同。

土葬的种种弊端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各方面的丧葬制度执行起来都很困难,在推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效果也与人们的期望相差很大,即使有些地方采取了一刀切的办法,禁止土葬,但还是没有得到广大的农民的拥护,甚至有些地区,甚至采取了两种不同的丧葬方式。
那么,安葬到底有什么坏处?如果是这样的葬礼,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还会引起一些封建迷信,从而影响到农村的正常运转,所以政府才会对这种事情进行更多的调整和改革。

新的殡葬改革计划从最近的政策和政策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明确表示要彻底消除某些不良的禁锢,严格控制农村的丧事,禁止铺张浪费,并且要遏制高额彩礼,或者是厚葬薄养等不良的陋习,在解除这些不良习惯的同时,还要不断的改善农民的观念,全力打造符合现代文明的丧葬风俗。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制定丧葬改革的方案,其中提到了要改进生态化的丧葬方式,有些地区还会提供补助,希望能够得到更好的管理。

总结: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殡葬改革是大势所趋,生态化的丧葬方式可以改变一些不健康的风俗习惯,并在农民中持续地进行推广,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接受,在长期的发展中,这种丧葬方式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