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二号F火箭,简称长二F,又称神箭,是中国主要用于发射神舟载人飞船和大型目标飞行器到近地轨道的大型两级捆绑助推器运载火箭该火箭在长征二号E捆绑火箭的基础上,按照发射载人飞船的要求,以提高可靠性、确保安全性为目标研制。

该火箭由四个液体助推器、芯一级火箭、芯二级火箭、整流罩和逃逸塔组成无人状态全箭总长约52米,起飞重量579吨,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为13吨;载人状态全箭总长约57米,起飞重量582吨,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为12.5吨。
该火箭具有高度可靠性、安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在发射过程中可以实现多种故障检测处理和逃逸措施

该火箭的研制历史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初期,在北京地区(航天一院)开始研制“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时,上海地区(航天八院)也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设计技术资料开展了运载火箭的试制工作,并命名为“风暴一号”以示区别。
1990年,张智开始从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预先研究工作,并于1992年承担了长征二号F火箭逃逸系统的总体研制工作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首枚无人版神舟飞船,并实现了我国首次自主回收式卫星返回技术验证。

该火箭自1999年首次发射成功以来,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先后完成了神舟五号至十一号等11次载人飞行任务和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等4次空间实验室任务,并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和创新其中包括:2003年10月15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个太空人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2005年10月12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个两名太空人乘坐的神舟六号飞船。
2008年9月25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个三名太空人乘坐并进行首次太空行走的神舟七号飞船;2011年6月16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并与神舟八号飞船实现了首次自动交会对接;2012年9月29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个三名太空人乘坐并进行首次手动交会对接的神舟九号飞船,其中包括我国首位女太空人刘洋。

2013年6月11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个三名太空人乘坐并进行两次交会对接和多项科学实验的神舟十号飞船;2016年10月17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二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并与神舟十一号飞船实现了长达33天的在轨驻留和多项科学实验。
该火箭目前已经执行了17次发射任务,全部成功,创造了世界载人运载火箭连续发射成功的最高纪录。该火箭还将继续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服务,为建设中国空间站提供有力支撑。

该火箭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运载技术领域的成就和水平,也体现了中国在探索太空领域的决心和信心。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神圣之枪”,它为促进国家科技进步、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国家形象与声誉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