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晚年的李世民有多昏庸?连魏征都墓碑都被他砸了
如果要排出一份中国古代最伟大皇帝的榜单,唐太宗李世民绝对稳居前三。无论是其平定隋末战乱的赫赫武功还是其开创贞观之治的政治雄才,都足以评得上“明君”二字。
然而,就是这位名垂于昭昭史策的不世明君,其晚年却老迈昏聩,干了数不清的糊涂事。
一、听信谗言,诛杀重臣
唐太宗垂暮之际,整个人都变得雄猜多疑,而且由于温婉贤淑的长孙皇后逝去,这种多疑变得更加严重,经常喜欢猜忌朝中重臣,令整个朝堂风声鹤唳。
更要命的是,此时的唐太宗已经不复昔日的“虚心纳谏”,对于直言敢谏的诤臣,往往厉声斥责,严加处罚。甚至,连昔日引为明镜的贤臣魏征都被他砸毁了墓碑。
久而久之,朝中再也没有敢于劝谏的直臣,而唐太宗也在这种言路闭塞的环境中变得越发敏感多疑。
尤其是在亲征高句丽失败之后,唐太宗的性情更是肉眼可见的暴躁起来。仅仅只是有人在耳边说了一句宰相刘洎是奸臣,就把一朝宰辅直接杀了。
而后又是捕风捉影,仅凭一些流言就直接杀了身为开国功臣,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大功的张亮。
如果说以上两位被杀还可以勉强用奸臣和谋反来解释
那李君羡之死则是彻彻底底的“欲加之罪”了!
贞观二十二年,长安附近流传“女主武王有天下”的民谣。
这话在一些有识之士眼中只是一句笑谈,毕竟被封建礼教支配了数千年的华夏大地怎么可能出现“女主”呢!
但唐太宗却对这话深恶痛绝,一直都在暗自寻访所谓的“女主”。
直到一次宫宴上,喝醉了酒的李君羡脱口而出自己的乳名叫“五娘子”,立刻引起了唐太宗的疑惧,直接将他当成了所谓的“女主”,革职查办,而后很快便罗织罪名将其满门抄斩。
刘洎,张亮,李君羡三人或为宰辅,或为将军,且皆是开国功臣,竟如此轻易被杀,可见晚年的唐太宗是什么性情。
二、迷信方士,求仙问药
除了雄才多疑,滥杀重臣外,晚年的唐太宗还开始迷信方士,追求长生不老。
这件事起始于大名鼎鼎的“王玄策一人灭一国”
贞观二十一年,王玄策出使天竺一带,却逢天竺国内大乱,押送的各国贡品都被乱兵劫掠,自己也差点被俘。
大怒之下,王玄策在吐蕃附近发出讨贼檄文,招募数千番兵直接打会了天竺并俘获了作乱的伪王。
这件事到此为止其实是非常光彩的,不仅夺回了大量财物,还弘扬了大唐的国威,对于大唐王朝的国际声望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提升。
但问题是,王玄策在班师回朝途中却带回了一个自称掌握了长生之术的天竺老和尚。
这个老和尚到达长安后受到唐太宗的召见,通过与其交谈,唐太宗对长生之术诞生了浓厚的兴趣。
很快,唐太宗就赐给其大量财物,令其炼制长生丹药。
只不过这个天竺老和尚花费重金炼出来的仙丹并没有什么用,唐太宗吃了以后不仅没有长生,连身上的一些病症都没有治好。
但是即便到了这个时候唐太宗依然不觉的长生之术是假的,之认为天竺老和尚毕竟是蛮夷之辈,法力不够,转而去追寻法力更高的方士为他炼丹。
可想而知,直到病死,唐太宗依旧未能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反而为之付出了无数钱财。
三、滥用民力,奢侈无度
唐太宗晚年昏聩的第三个表现是大兴土木,滥用民力。
我们对唐太宗最深刻的印象可能来自于他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在史书中,唐太宗不仅是在晚年,即便在早年也没能深刻践行这句话。
早在贞观六年,唐太宗就被人劝谏要爱惜民力,不可轻易劳民伤财。不过彼时的李世民还能稍微接受谏言,也能适当压制自己的欲望。但到了其执政的中后期,这种大兴土木的行为就开始越发频繁起来。
据统计,唐太宗后期建造的大型工程包括乾阳殿、洛阳宫、永安宫,飞山宫、襄城宫、翠教宫、玉华宫,九成宫,北阙等。
每次征伐的徭役动辄上百万,而且这些役夫还得自带干粮,跋山涉水去服徭役,可想而知对当时农业生产的打击有多大。
正因此,很多官员开始劝谏唐太宗停止这种大兴土木的行为,与民休息。
但是唐太宗却说:
“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
可见在彼时的唐太宗眼里,黎民百姓只是满足其享乐欲望的工具,所谓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过只是为了粉饰自己的形象罢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