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抒怀学问是像熏火腿一样“熏”出来的 ——林语堂迟来的湘西之行,终于在2019年的元旦假期实现了这几天湘西降温,下起了小雪,寒气袭人,游客稀少,但于我而言,恰恰是难得的静静地赏湘西风光的好日子。
从袁家寨下来,就快到吃午饭的时间了于是,服务周到的导游便带我们来到了一家名叫“土家火坑屋”的大排档用午餐一走进这个火坑屋,就被这个第一次听说、第一次看到的一大一小的二个火坑屋吸引住了既是因为火坑屋的温暖,也是因为独特的火坑屋场景。
传统的土家族房子,都习惯采用相同的样式建造——五柱四骑、三大间三小间的房屋结构三大间叫屋,做饭的地方,叫灶屋;供神的地方,叫堂屋;烤火的地方就是火坑屋三小间叫房,是睡觉的地方每间火坑屋中间的地上都有一个方形火坑,烧的是木柴或竹炭,炭火微红,清烟似雾,满室飘香。
这炭火不仅可供居住于阴冷潮湿的湘西人烤火取暖,烧茶做饭,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熏腊肉一走进这个火坑屋,就看到火坑的上方和火坑屋的四周挂满了腊肉和腊肠,还有二条硕大的鲤鱼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一切都是那么吸引眼球。
原来,每年一进入十月,火坑屋就启用了,直至来年的四月据说,经过腌制、再熏制而成的肉制品,经过烟火的熏烤,具有色红似火、香气浓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保存持久等特点为了验证,中午特意从火坑屋现取了腊肉和香肠,让厨师做了两道菜,饭间一尝,真香!饭也不觉多吃了几碗。
饭前坐在火坑边上取暖,一身的寒气很快就消失了望着那红红的炭火,听着火坑上方吊着的铁壶沸水烧开之际的吱吱响声,点上一支烟,那真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惬意故对跟随的弟子说:“如果在这里能够开一场沙龙就好了,可惜今天只有你一个人。
”弟子说:“这里真是开沙龙的好场所,很有学术气场土家族人为取暖和熏肉特意建造的这个火坑屋,对大学培养人才,不也需要营造这样的环境吗?”弟子的回应启发了我的思维,学问何尝不是熏出来的?弟子何尝不是熏出来的?思想的深邃何尝不是熏出来的?。
如:曾有人问国学大师饶宗颐,您怎么有这么广泛的兴趣?饶宗颐的回答如下:(向上滑动启阅)“我的学问得益于从小文化空气的‘熏蒸’我小的时候,上正规的学校成了‘副业’,家里从小就训练我写诗、填词,还有写骈文,写散文。
我是跟父亲、跟家里的老师学习的这一点在今天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很多大学中文系都没有这种训练,但我是很小就经过了这样的训练这是一个基础条件第二个是不受限制地读书,广泛积累的基础我家里有个小图书馆,有那么多书,我整天在看,把读书当成了玩耍,用的时间比在学校上课的还多。
在家里的那个小图书馆里,我可以一边享受,一面玩,懂不懂就在那里面逛对历史更是早就烂熟于胸我早年念《史记》,背《史记》,有好几篇我今天还能背出来,像《秦始皇本纪》那么长,我当年也是背的《资治通鉴》,因为年龄太小还看不懂,我就看《纲鉴》。
整个中国历史的编年,我都能够知道,先后不会搞乱,这个史学基础,我很早就打实了”
由此看来,饶宗颐的国学功底既来自学堂,更是经过家教“熏”出来的再如北大教授陈平原在回忆其导师王瑶先生时,曾有这样的描述:“先生随手抓过一个话题,就能海阔天空侃侃而谈似乎是离题万里的闲话,可谈锋一转,又成了题中应有之义。
先生好抽烟斗,讲讲停停间,烟雾缭绕,弟子都跟着受‘熏陶’了”厦大易中天教授也曾说过:“上大学就是蒸桑拿”
想一想,自己又何尝不是得益于潘老师的“熏陶”?我进入潘门时,学校是春秋二次招生,春季只招了一位弟子,秋季入学的,也只有我一个人师父只给我们两人上了两整天课,博士的课程学习就算结束了,剩下的时间就是泡图书馆读书,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周末沙龙就成了我们的“第二课堂”。
回想起来,二天的课堂教学对自己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且由于没有“烟”的熏陶,留下的记忆并不是很多不仅仅是我有这样的感受,几乎潘门的所有弟子,更加怀念的是烟雾缭绕的沙龙因为师父抽烟,学生时代,我们这群抽烟的学生,最盼的就是每周六晚到师父家参加周末沙龙,沙龙不仅可以近距离地与师父进行交流,还可以“蹭”到好烟抽。
在“烟”雾缭绕中,师生间不断迸发着思想的火花
火与烟、烤与熏,构成了制作腊肉的场景,也构成了土家人的特有文化,美味可口的腊肉就是在这样的场所中制成的没有火,就没有烟;只有火,就是烤肉;没有长久的烟熏,就没有腊肉的味道腊肉既得益于火,更得益于熏火,是火坑屋的前提条件;烟,是火坑屋的衍生产品;烤,是制作腊肉的第一道工序;熏,是制作腊肉的主要“工序”。
对我而言,二天上课是“烤”,三年的沙龙是“熏”,泡图书馆也是熏,正是这“烟与火”、“烤与熏”的结合,才使学生们成长当然,为了使鲜肉保持长久,方法多种,有的用晒,有的用烧,有的用烤,有的用熏究竟哪一种方式好?只能是因地制宜,且与火候、柴火乃至烧火人的“手艺”相关。
望着这个有点儿新鲜的火坑屋,炭火的火花进一步激发了我这个围火人的联想:满口香的腊肉是熏出来的,无论是肉还是鱼,只要进了这个火坑屋,就一定会带上火坑屋烟熏的味道熏,可以熏出味道;熏,可以熏出保存的长久;熏,可以熏出独特的品味。
火坑屋与读大学的“场所精神”何等相似!火是课堂,烟是沙龙、讲座、图书馆和咖啡屋;烤是知识的“灌输”,熏是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培养人才,要烟火齐备,烤熏结合,且火与烟的温度都很有讲究用什么样的火,都可以熏出腊肉,用液化气熏出的腊肉,味道则截然不同。
老板娘又说:“也不是什么木材都可以,如松木就不适合用来熏肉,最好用硬杂木”由此可见,同样是火坑屋,不同的烟火,熏出的腊肉完全不一样这正如涂又光教授提出的“泡菜理论”,即泡菜的味道决定于泡菜汤汤好,无论是白菜、萝卜、黄瓜,泡出的味道都好,否则,结果相反。
另外,把什么食品放在火坑屋一起熏也有讲究如这个火坑屋,熏的品种就比较多,有鱼、有肠、有肉、有豆腐,颇有点多品种“齐熏”的味道,或者“借味儿”的味道,这不就是“跨学科”吗?可是在我们的课堂和沙龙上,烤与熏的“品种”总是很单一,在讨论一些“跨学科”的问题时,只能绕着走。
火坑屋的熏烤方式,看来对大学的课堂和沙龙,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都有方法论的意义
作为一个大学人,似乎一下子开了窍:当下大学需要火坑屋的“场所文化和精神”!不论是大学的文化、大学的精神,还是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研究,都不能省略了熏烤大学,出不来味道;烤大学,出不来品味;烤大学,出不来文化,烤大学,出不来精品。
大学从“烤”到“熏”,程序不同,需要大学的理念与结构都要发生变化,老师要从“满堂灌”的“烤”,到“润物细无声”的“熏”,更需要耐心与技巧的磨练也许今天的大学正处在“烤”的时代,以至于烤得大学有点儿焦虑,烤得大学有点儿变味,烤得大学有点儿不知所措……降低烤的温度,增加熏的功夫;减少烤的时间,尽快转向熏的程序,也许大学的味道就出来了。
一边围着炭火取暖,一边听着导游讲着火坑屋的故事,一边联想着我们的大学听说土家族的火坑屋还有鼎罐、烟杆、捕鼠器、火坛、针线蓝等,可是这个餐馆的火坑屋只有腊肉等食品突然发现墙角的纸箱里有红薯,经过老板娘允许,拿了几根红薯,埋在炭火里,不一会,烤红薯的味道就出来了,不知道烤红薯的味道,是否也会浸入肉、肠、鱼、豆腐里面去?。
用过午餐,就要离开火坑屋了,还真有点儿恋恋不舍,还想在这里多熏一会儿湘西的三千奇峰、八百秀水,似乎都不如这个火坑屋的“烟熏”让人思想流动“我下午哪都不去了,你们去吧!”同行的弟子还是劝我离开没有办法,只好悻悻离开,且买了几斤熏肉熏肠带走,目的就是为了留住“挨熏”的记忆。
惟楚有才,看来楚人都是这样“熏”出来的!谨以此文献给2019年元旦! 草于湘西2019年元旦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