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战士##追寻先烈足迹#我军自成立之日起,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以劣势装备迎战优势敌人《亮剑》里李云龙那一句“这辈子没打过这种富裕仗,这回咱们敞开了当一回地主”,成为多少官兵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件事。
但在战争年代,我军从未放弃过对先进武器装备的追求他们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合理调配现有装备、集中且有效地使用手头各种资源完善补给条件,也曾打造出一支又一支让敌人瞠目结舌的“豪华阵容”并痛击对手,打得敌人怀疑人生。
本文讲述的故事,就是我军在战争年代打得十分漂亮、痛快并且还是十分少见的在装备上直接碾压对手的“富裕仗”。我们不妨来看看,一支装备精良的人民军队究竟能发挥出怎样的战斗力。
志愿军坦克部队与步兵一道,向马良山阵地发起攻势(一)敌我双方反复争夺,一场大战在所难免马良山,位于临津江西岸,是保障半岛战略要地、也是朝鲜古都开城侧后安全的一个要点,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守住这一地区,可确保临津江西岸广大地区的稳定,同时也可保障志愿军第47军在临津江以东防守月夜山、天德山阵地的侧翼安全。
而一旦失守,不仅会让敌军在我军防御体系中打入一个楔子,更会割裂志愿军在临津沿线的全盘部署自从双方开始停战谈判后,美军代表处处咄咄逼人,表现得毫无诚意,其倚仗所谓的“海空优势论”,无礼地要求中朝军队自现有战线后撤120公里。
在被果断拒绝后,他们又搬出所谓“停战安全论”,要求中朝军队放弃位于两军中间地带、由我军驻守的多个高地,妄图将其机械化部队推进至善于发挥优势的平原地区,以便为谈判破裂后的大举进攻创造条件马良山,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高地,是我军无论如何不能轻易放弃之地。
美军在谈判桌上吃了瘪,索性撕下伪装,叫嚣道:“那就让大炮、炸弹和机关枪辩论去吧!”直接向马良山发起了猛攻1951年10月4日起,联军将马良山作为主攻目标,英29旅与美骑1师一部集中6个营的兵力、120辆坦克,外加每日40架次飞机的空中支援,连续对负责防守马良山的志愿军第64军第191师发起猛攻。
军长曾思玉把第191师师长谢正荣、政委罗立斌叫来,给他们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马良山!面对敌军每日近万发炮弹和炸弹的空炮火力打击,第191师官兵全力阻击敌军双方在小小的马良山上殊死搏杀,有时一个阵地竟然易手十余次。
志愿军坚守阵地战至10月7日,短短3天,美英军在空前强大的火力支援下,却损失达2600余人,平均每日伤亡近900人,可连一步都没踏上马良山去然而,此时第191师也牺牲不小,且在敌火力封锁下粮弹难以为继见消耗敌军的目的已经达到,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将军果断命令:第191师撤至二线休整,兵团令组织强有力集群伺机反攻,夺回马良山。
一场更大的战役,似乎一触即发(二)英军很嚣张:中国人打不下马良山美英军虽然占领了马良山,但早就筋疲力尽他们换下了减员严重的英29旅,调英28旅皇家苏格兰边防团第1营来防守马良山这个皇家苏格兰边防团在英军中颇有名气,拥有3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英国陆军的“防御大师”。
他们一接手阵地,就动用大量资源和人力修建了两层防御工事:外层是阵地前沿的10米宽的铁丝网和大量雷区,内层则是层出不穷的机枪巢、暗堡、U型壕
严阵以待的英军除了这些,英军还在阵地上构造了大量的单兵或多人掩体、隐蔽炮位和坦克碉堡(把坦克作为固定火力点安置在掩体中)凭借这些防御工事,英军放出大话:“中国军队就算出动一个师,也打不下马良山!”英军这么说是有底气的,因为火力太弱、攻坚能力严重不足,关键是缺乏足够的大口径火炮炮弹,志愿军对于敌军坚固的“抱团”型据点很难啃动,如果强攻往往要付出很大代价,之前的下碣隅里、砥平里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果然,似乎是被英军说中了,一连数日,他们对面的志愿军毫无动静,连例行的火力侦察也没有了英军这下放心了,看来吃够了亏的志愿军不会再拿鸡蛋碰石头了然而,他们忘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说大话就是要被打脸志愿军之所以没有动静,是因为他们正在把“大杀器”运上来。
鸡蛋是不能碰石头,但这回志愿军手里面却有了金刚钻,可英军对此还浑然不知(三)突遭火力覆盖,英军懵了:“中国人不可能有这么多炮弹!”11月3日,志愿军的“大家伙”都到齐了,后勤部队也运来了足够的货:8个基数的轻武器弹药和12.5个基数的炮弹!于是当天夜里,英军终于听到了久违的志愿军炮击声。
一阵弹雨的洗礼过后,炮击向纵深开始延伸,英军纷纷钻出掩体进入阵地按照志愿军一般的习惯,他们都是在晚上发动进攻火炮一延伸,步兵的冲锋就要开始了于是英军个个枪上膛、炮装弹,屏息凝神只等开火可一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志愿军也没冲上来。
志愿军炮兵英军指挥官十分紧张,下令全军不得松懈,严阵以待又一个小时过去,还是没有一个志愿军冲上来整整一晚,志愿军并未进攻第二天天一亮,苦熬一晚的英军纷纷打哈欠、伸懒腰,看来是虚惊一场,可以回去睡觉了谁知,就在他们懒洋洋地卸下身上的子弹袋时,炮弹划破空气的呼啸声响起了!。
“炮击,快找掩护!”志愿军敢在白天开炮?会不会是美骑1师的炮兵打错目标了?在和友军确认并不是骑1师“兄弟相残”后,英军大惊:“莫非中国人改在白天进攻了?”他们猜得不错,志愿军不仅要在白天进攻,而且还要来场大的进攻。
凶猛的炮火把英军阵地整个“犁”了一遍,英军个个抱着头缩在地上一动不敢动志愿军轰了近20分钟才停止开炮,英军赶紧起身进入阵地,准备应对志愿军的冲锋可是,等了半天,还是不见人影难不成刚才是火力侦察?可是谁家的火力侦察要把整个阵地轰20分钟?就在英军惶惑不已之时,他们耳边又响起了炮弹破空的呼啸声。
原来志愿军这是故意的:既然你知道我要在炮火准备后冲锋,那我就偏不这么做等你进入阵地后,我再给你来一轮炮击英军算是彻底栽了,被轰得分不清南北的他们不由得惊叹道:“中国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炮弹,竟能实施两次火力覆盖?”。
两次?你说少了!就在英军以为这一次志愿军真的要冲锋时,又一阵密集的呼啸声响起来了。英军仔细一听,这次的声音和之前两回不太一样,难不成——喀秋莎?!”
正是如此,志愿军第三次火力准备,使上了刚运来不久的喀秋莎——大名鼎鼎的BM—13火箭炮为了这次反击,第19兵团可谓下足了血本,投入了包括苏制M1938型122毫米榴弹炮、B—13火箭炮在内的60余门大口径火炮,至于炮弹嘛,用曾思玉军长的话说就是:“管够!”。
(四)志愿军坦克出马:一仗把自己打成了“形象代言人”经过三轮炮击,英军的阵地被打得千疮百孔,断肢碎肉飞溅得到处都是然而,这帮苏格兰团的勇士们不曾想到,炮击还只是志愿军给他们准备的第一道菜炮击刚结束,等待英军的并不是他们熟知的志愿军步兵冲锋,而是坦克——是的,志愿军的坦克终于在广大官兵的殷切期盼下登台亮相了。
为了此次反攻马良山,志愿军坦克第1团2连和重坦克连合计12辆坦克,隐蔽开到了英军的阵地前方,整整一个晚上加一个白天,英军竟毫无察觉炮击甫一结束,所有坦克立即发动,轰隆隆地从隐蔽点开出,然后对着英军的碉堡、火力点拼命招呼。
马良山一战,荣获集体二等功的402号JS-2重型坦克车组由于表面工事大部被炮火摧毁,英军此时唯一能倚靠的就只有暗堡和隐藏炮位了可在志愿军坦克的一一“点名”之下,这些工事也都逐个化为了废墟英军还没搞清楚“坦克是从哪里来的”的时候,志愿军步兵已经冲到了他们跟前。
剩下的战斗没有了任何悬念,皇家苏格兰边防团第1营及赶来支援的美英军部队被得到了重炮、火箭炮、坦克加持的第191师3个步兵营打得落花流水在装备遭志愿军全方位碾压的情况下,联军只得祭出最后的王牌——飞机要是换做以前,飞机来了或许还能给他们续续命。
但这回志愿军可是做了充分准备才出手的:一见飞机,3个高炮营、高机营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一齐对空开火,3架敌机凌空爆炸,还有几架拖着黑烟坠向地面,化作一团火球马良山反击战,不仅是志愿军入朝后打得难得的几个“富裕仗”,更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步炮坦协同作战。
第191师3个营在工兵、坦克、防空、地炮部队的配合、支持下,仅用时4个小时就收复了整个马良山阵地,并打退了敌援军的反扑顺利巩固阵地此役,志愿军共毙伤美英军1701人、俘46人,击落飞机14架,击毁坦克6辆。
最值得一提的是,参加此战的编号为402的一辆志愿军IS-2重型坦克,单车轰掉敌6个地堡,还抓了10个俘虏,一仗把自己打成了志愿军坦克的代表,被老外收录进游戏当中,成为中国装甲兵的“形象代言人”。
马良山战斗,部分英军俘虏曾几何时,人民军队的广大先辈们一直期望能拥有一支多兵种合成的现代化军队在半岛的血火淬炼中,这一梦想终于渐渐成为现实以1951年为起点,人民军队在战场上开始实践多军兵种协同作战,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火力覆盖、炮弹管够,做到了只要一出手便“樯橹灰飞烟灭”。
如今的人民军队,在武器装备上已经取得了划时代的巨大进步相信这样一支钢铁强军,必将更加无往而不胜!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