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年轻人能躲得过“折叠”的诱惑。
尽管消费者越来越青睐“量大管饱”产品,但价格高昂的折叠屏,却像“电子茅台”一样让年轻人上头。
根据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仅在2022年,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就高达283万部,同比大幅增长144.4%。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同比下降的大环境下,折叠手机凭借形态上的摇身一变,便支撑起了醒目的增长曲线,不仅证明了创新的价值,也证明了“折叠”的潜力。
产品用得好好的,厂商们为什么突然开始“折叠”?除了手机,还有电视,近期海信就发布了一款可折叠的激光电视。折叠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立起来的技术“城墙”,当有一天成了下一个创新纪元的桎梏,那就只能用颠覆式创新去“破墙”,打造下一个消费周期的杀手锏。
这是科技厂商的野心,也是海信亮出的一副好牌。
折叠,彰显生活态度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爆炸的时代,信息增速早已超出了硬件升级速度。每天人们能用手机接收到的信息量从千位数量级,进化到了指数级的爆炸增长,不够大的屏幕,承载不了用户对巨量信息的需求。
但手机尺寸向大发展,离不开人类手掌尺寸的限制。电视越来越大,超越不了电梯和门的限制。于是产品经理们把目光放在了折叠上——在更小的身体上,搭载更大的屏幕,才是代表宽广未来的究极形态。
折叠屏手机和可折叠电视赛道出现的市场奇点,其实已经揭示了折叠的根本意义——日常使用轻量化的收纳需求要被满足,但用户对更大屏幕的渴望更应该重视;屏幕展开后的无限可能性,更关乎于生活态度的选择。有趣的灵魂不需要千篇一律的大屏,但一定需要可以折叠的屏幕。
那这份“大屏出奇迹”的成功经验,可以复制在更多产品中吗?
拿电视机举例。
除了电脑、手机等需要随身携带的电子产品,电视机作为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是最需要用极致大屏承载极致体验的。只有超大屏电视,才能打造更有质感的观影空间,跟得上用户更有品的家装“眼光”。但是生活品质和态度的表达,首先绕不开的就是入户方式的限制。
数据显示,中国传统楼房,住宅门的宽度一般不超过80厘米,外窗的宽度,一般也不超过150厘米,这个数据,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限制了家用电视的尺寸——毕竟消费者再强烈的大屏电视购买需求,在“进不了家门”的客观现实下,也只能偃旗息鼓,再高超的大屏电视研发生产技术,在消费者的望洋兴叹下,也只能沦为无法真正进入用户生活的屠龙之技。
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包括海信、索尼在内的全球一线电视品牌都曾经推出过100吋的超大屏电视,但无一例外,在攻克了超大屏的供能、量产、良品率、画质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后,兼具超前技术和超前尺寸的电视机,都免不了卡在入户的最后一步。
“电梯上不去,楼道装不下,我们怎么把电视送到用户家里?”
对此,经销商给出了答案:“协调大吊车,拆了用户家的窗户吊进去。”
破窗,在当时的确是大屏电视机入户的最佳解决方案。但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相比于大尺寸电视带来的体验感满足感,“破窗”动辄五位数的高安装成本,却足够让人望而却步。那问题来了——想保住用户的墙,海信电视就势必要拆掉堵住大尺寸电视进入“寻常百姓家”之间的“墙”。
那么墙的问题,又何必局限在“墙”上?瞄准“百吋超大屏”,海信电视给出了“折叠”的新思路。
大屏奇迹,还得靠折叠实现
9月19日,海信发布了一款120英寸可折叠的激光电视。这台电视机搭载了最新升级的可折叠张力结构,可以像一张弓一样,通过刚性框架与弹性支撑的精细配合,结合可弯曲的菲涅尔膜片,在保证屏幕平整度的同时,把超过100吋的电视机“折”起来。
仅仅40分钟内,就能彻底告别“破门、拆窗、吊装”等极限入户方式,将一个私人独享的IMax级家庭影院带进寻常人家的客厅,对重视影音体验的消费者来说,这是生活品质的重要一步,而放眼业界,这台电视更重要的使命,则是带着逐渐主流化的大屏电视,以巧妙的创新研发,跨过了看似无法逾越的一道技术天堑。
可折叠激光电视所带来的,不只是形态上的变化,更是解决了上墙难、家居融合难、视觉舒适度差、沉浸感不强等传统超大屏电视的核心痛点。
目前市面上主要的98英寸以上的产品屏幕厚度可达十几厘米,重达200斤。从家居艺术融合方面来看,海信超百吋可折叠激光电视,屏幕厚度只有2cm,重量更是轻至18kg,是同尺寸电视重量的1/5,不管是石膏墙体,还是大理石墙体,都能实现壁画式贴墙,更重要的是,不用再担心屏幕坠落或者墙体损坏问题。
从沉浸感来看,3米-3.6米是目前中国大多数用户的客厅大小,然而传统液晶电视成像方式为背光透过屏幕直射入人眼,没有4米的观看距离距离,很难舒适看完一整部影片。而这4米,就是卡在普通消费者在家实现百吋大屏体验的“无形墙”。海信可折叠激光电视特制的菲涅尔无源抗光屏,含8层光学结构,每一层结构都能精准控制相应的光学指标,避免屏幕眩光和镜面感,激光电视天然的护眼优势,可以让用户在3米内就能舒适无视觉负担地感受震撼影音画面。
凭借激光显示技术在拓展大尺寸方面的天然优势,可折叠激光电视尺寸不断拓展,目前看来,即使120吋,也远远不会是大屏激光电视的终点。但说到IMAX级别的家庭影院,仅仅以“大屏”呈现,显然是在偷换概念,想要打造足够震撼用户的氛围感,还取决于画质和音响的多管齐下。
海信可折叠激光电视L5K不仅是IMAX Enhanced认证的百吋巨幕新品,还搭载了1T+NAS硬盘存储,可以提供高码率4K影片库,为追求高品质观影体验的用户提供院线级的视听盛宴。
当buff叠满的超大家庭影院,被轻松搬进千家万户的客厅时,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期待,也许才真正的进入了next level——百吋电视将不再一台巨型显示器,而是成为一个可以隔绝一切“卷”的沉浸式生活空间,这是电视这个已经有百年历史的耐用品和Z世代年轻人发生的全新链接。
据海信电视在发布会上的介绍,“折叠入户”的解决方案,将应用在多系列百吋激光电视上,要把海信激光电视打造成百吋以上超大屏显示的解决方案。由此可看出,海信想要打破的墙,不仅仅是用户家里的边界“墙”,还有大屏电视下半场竞争的墙,以及空间显示时代的墙。
海信激光显示“变形金刚”四件套
显然,海信的野心不止步于电视。
在9月19日的2023全球激光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大会上,随着折叠激光电视一同亮相的,还有被媒体称为海信激光显示“变形金刚”四件套的其他三位成员——海信旗下Vidda激光智能投影、海信车载HUD和海信商用激光工程投影。海信2007年投入激光显示技术研发,16年后,不仅打通了家和IMAX影院的边界,也打通了车家一体化、商用全息化的边界:
海信车载HUD,是三色激光在移动出行领域的首次登场,抬头智慧显示和车窗沉浸影像显示,一次性拉满,未来能够在车窗上看电影相信很快就能成为现实;4K激光工程投影机,则是改写了平面观影的历史,让各类艺术展以光影形式全息呈现。从室内到室外,从客厅到旅程,激光显示已经全面渗透到生活圈的每一层,海信视像科技总裁李炜在谈及过去两年激光显示产业的发展时说,“生活含‘光’量越来越高。”
在4K激光工程极投影机的助力下,“徽派建筑时光之美”艺术展以光影形式映入眼帘;依托便携三色激光投影,人们在户外露营地、聚会旅游时有了气氛担当;通过顶嵌式激光影院搭配Soundbar和星空棚顶,足不出户就能体验的影院震撼效果……
押注激光显示技术,的确是抢占大屏显示赛道后半场站位、拉开产品差异化的一记好棋,但不可否认,除了抢跑之外,海信似乎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以激光技术为切入点,拉开立体空间显示的帷幕。寻找超大屏市场上的更多解决方案。
无论是超越屏幕等介质的限制,让视觉享受在平面和立体空间中自由切换,还是以产品为突破点,穿越时间空间持续打破场景边界,一切对技术的极致追求背后,海信想讲的故事,其实和几十年来中国智造精神异曲同工——
深耕一个新领域,主导它的变革,再抢占它的巅峰。
激光电视领域的深耕,海信如今已经走进了第十六个年头,早在2007年,海信就发现了激光显示技术的可贵性,开始了全面的布局。但从0到1的研发,是人,与看不见摸不着的激光之间,一场漫长的博弈。从激光的光源技术,到激光的光机模组,再到激光电视的整机制作等,海信都在进行自主的破解与研发。
在此期间,海信有过13个设计方案全部失败的落寞,也有过几百万的模具全部作废的惨烈,但允许试错、开放包容的研发环境,给了技术人员勇闯“无人区”的动力,2014年,“全华班”的海信,终于正式推出了属于自己的量产激光电视,并且直接攻克了短焦激光电视的技术难点,做到了全球首发。
“中国企业推动激光电视品类从0到1、从弱小到繁荣,主导了激光电视从4K到8K、从单色到三色的迭代进程,并引领可折叠、卷曲屏等激光电视创新形态的发展方向。”9月19日,中国科学院欧阳钟灿院士在一年一度的激光显示产业大会上说,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中国企业成功破解了激光消散斑技术,升级了激光电视的观影体验,填补了国际空白。
领跑的底气,不仅仅是国产化的技术,背后更是完整打通的产业链。
简单列几个数字——
15,是海信为了扩大产能,带动的技术厂区数量。
28,是海信与鞍钢等合作伙伴,共同成立的联合实验室数量。
190,是海信与京东方等战略供应商,合作开展的技术联合项目数量
2000+,是海信在激光显示产品的研发生产过程中,申请的独家专利数量。
10000余人,则是在无数次推翻与重建中,海信参与技术研发的工程技术人员数量。
从技术攻坚、专利研发,再到建厂量产,海信电视稳扎稳打的每一步,都在尝试打破激光显示赛道的墙,而事实证明,即使在厂商林立,品牌繁杂、功能多样的电视机赛道,海信电视掌握激光显示的前沿技术,始终没有落入技术的“自嗨”或参数的内卷中,而是凭借多年心智的打造和市场需求的洞察,打造出了直击超大屏电视市场痛点的全系产品。
和各种“创全球之最”的里程碑相对应的,是全球市场对激光电视的爆发式接纳——在海外,海信激光电视自2019年以来海外销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4%,即使在工业技术发达的德国市场,海信激光电视销量上半年同比增长也高达179%。在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售价在5000美元左右的海信激光电视,也保持着三位数增长,定义着中国制造高端出海的精神标签。
在国内,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激光显示路线正在加速破位出圈。今年上半年,海信激光电视规模超越全部 OLED 电视行业总规模,零售额高出12.6%,零售量高出5.3%。这意味着,同为新兴显示技术,海信激光电视已经在高端显示市场占据领先身位。而当我们把目光放在百吋及以上超大屏市场,它的优势更加突出。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2年,激光电视销量占100吋及以上大屏电视市场的比重为65%,成为当之无愧的百吋巨幕首选。
强者从不抱怨环境,那大概是因为,在打破“墙”之后,自会有新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