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现象十分复杂,同一颗彗星在绕太阳公转的不同时间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而不同的彗星彼此又有很多差异。关于彗星(特别是彗核)的本质还缺乏足够的资料来说明,因此需要借助彗星模型来尽可能解释各种彗星现象。
彗星中最著名的是哈雷彗星,这是第一颗经推算预言必将重新出现而得到证实的著名大彗星。当它在1682年出现后,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注意到它的轨道与1607年和1531年出现的彗星轨道相似,认为是同一颗彗星的三次出现,并预言它将在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度出现。虽然哈雷死于1742年,没能看到它的重新出现,但在1759年它果然又回来,这是天文学史上一个惊人成就。1910年5月19日至21日,彗尾长达140°,横跨半个天空,和银河争辉,实际长度达到2亿公里,扫过地球,对地球却毫无损害。《春秋》说: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从公元前240年起,哈雷彗星每次出现,中国都有记载,其次数之多和记录之详,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哈雷彗星的原始质量估计小于10万亿吨。如取近似值,彗核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克,则彗核半径应小于15公里。估计它每公转一圈,质量减少约20亿吨,这只是其总质量的很小一部分,因此它还会存在很久。
恩克彗星 公转周期很短(只有3年106天),亮度微弱(相当于5等星),只是一团不亮的雾斑拖个短彗尾;轨道偏心率为0.847,近日距为0.34天文单位。自1786年发现以来已观测60多次,它的绝对亮度没有多大变化,它的轨道运动有加速现象,而且有突然变化。十九世纪一十年代末,德国天文学家恩克最早算出它的轨道,并预言它将在1822年回到近日点。预言应验了,因此得名恩克彗星。它是继哈雷彗星之后,第二颗按推算时间重新出现的彗星。有人估计它的寿命不长,到二十一世纪就不存在了。
比拉彗星 已经消失的彗星,因分裂和形成流星雨而著名。这颗彗星于1826年为奥地利人比拉发现,因而得名。桑提尼等人算出它的轨道,确定它的公转周期为6.6年,并认为它和1772年和1805年被观测到的彗星是同一颗彗星。1846年1月13日,这颗彗星突然分裂为两颗,都有彗尾,它们的距离越来越大,后来都远离太阳而去。1852年这一对彗星又双双归来,彼此距离更大。根据计算,它们本应在1859、1865年再次返回,可是都没有观测到。1872年11月27日夜晚,天空中出现了一场节日焰火般的灿烂流星雨,持续几小时,流星总数有16万颗左右。1885年11月27日又发生一场大流星雨。这两次流星雨的“辐射点”恰恰都在原比拉彗星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的地方。显然这些流星是比拉彗星瓦解的碎粒。
科胡特克彗星 即1973f彗星,是1973年3月7日由科胡特克发现的。它在1973年12月28日过近日点,这时距离太阳约2,100万公里。射电观测发现,这颗彗星上存在着CH3CN和HCN的射电,这是第一次在彗星上发现这种复杂分子。天空实验室的宇航员还看到它有长钉状的反常彗尾。这颗彗星的公转周期为75,000年,由于受其他天体的摄动,可能一去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