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除夕夜的这首诗,全篇都是经典之句,读后让人感慨万千

admin 2023-09-25 09:47:33 浏览量:1
问题描述:
最佳经验

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一年一度的除夕夜,万家欢聚,灯火通明。

然而,这样的美好时刻,对于有些人来说则无比煎熬,比如,为客他乡的游子。

故而,也便有了那些“逢年说愁”的古诗词:

异乡逢岁尽,一倍旅愁增;

万事古人后,孤灯新岁前;

一岁惊心忽已除,宦游尚自客西湖;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灯花自照还家梦,道路谁怜去国人;

……这些诗句,都浸透着游子的无限愁思,每读一次都感觉“愁从中来”。

无关名气,旨在分享大美;那么诗巷在本期为大家带来的,就是一首与除夕有关的“抒愁”之作,这首诗虽然也属于并不出名的冷门作品,但是它却全篇都是经典之句,让人读后倍受感触。

乙亥岁除渔梁村

宋黄公度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黄公度,字师宪,号知稼翁。绍兴八年进士第一,入朝做官后曾被秦桧诬陷而归乡。秦桧死后,黄公度又被召入朝廷。

这首诗就是作者回朝途中,路经闽北渔梁山下的渔梁村时所写;当时正值大年三十,作者历经沧桑,前途难卜,伤感而落寞的心理全体现于这首诗中。

诗的首联从虚象出发,道出了作者于生活中的感悟: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近些年来,对仕途中的种种已经看得很清楚了,面对年老的身体,更是感觉岁月的匆匆。

我们在讲格律诗写作的时候说过,对于格律诗的开篇,有景起的方式,也有情起的方式。

那么就这首诗而言,它又运用了什么样的开篇方式呢?很显然,它是采用了情起的方式。

“年来”“老去”看似在直述现实,但是它们所体现出的沉郁的情感色彩却十分鲜明;而“似觉”“空更”这两个词在句中又起到了增强情感的作用,使得诗中的沉郁色彩显得更加明了。

所以当初读首联的时候,我们就充分感受到了作者心中的那味“愁”,这种愁来自于他坎坷的仕途,也来自于他渐老的生命。

接下来的颔联及时切题,并且进一步把作者心中的“愁”点了出来: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在声声爆竹中,作者于乡梦中被惊醒,对着燃烧的残灯,客愁在除夕的长夜里又涌上心头。

“爆竹”乃除夕节的典型标志,将它用在句中,不但扣住了题目,而且还很自然地将节日的气氛渲染出来。但作者最终要表达的情感却是“愁”,所以“乡梦破”就很有力地将这种愁怀一笔点出。

我们说最热闹的氛围,往往最能烘托最沉郁、孤独的心情。而颔联的前一句就正好使得节日的欢乐情景与作者的孤独形象之间形成一种对比,把作者形体上的孤独与心灵上的感伤之情渲染得尤其明显。

后一句则在前一句的基础之上,以生动的画面感,进一步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伤感。

昏暗的灯光,寒冷而又漫长的除夕夜,一个为客他乡的诗人听着窗外欢庆佳节的爆竹声,他心中的滋味不能以“愁”道尽,却也只剩下一个“愁”字能够形容吧。

在他乡过除夕,当然会倍觉思乡之愁难耐。而当时的作者又毕竟是被朝廷重新召回,所以从心理来说,他当然又会因仕途得以转机而涌现出几许希望: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眼前的寒云山色正在酝酿一场大雪,但作者心中已经浮现出了柳暗花明的明媚春光。

在多年的奔波困顿中,在异乡的除夕夜里,作者难免苦闷愁郁。而颔联中的前一句,则以暗沉的色彩含蓄地体现了作者旅途的艰辛;不过在苦闷之余,作者又于内心萌生了新的希望。“柳眼桃腮领略春”看似是纯景勾勒,实则它所承载的是作者对未来的憧憬。

所以从布局来讲,颈联在于脉络上衔接颔联内容的同时,也完满地点出了题目。对于朝廷的重新召用,作者纵然难知明确的结果,但也因人生或得以改变而感到欣慰。

为客的孤独寂寞,被召回的欣慰,仕途难料的担忧……所以从颈联我们可以得知,作者的心理是很复杂的。

诗在最后没有写作者自己,而是将笔锋落在家人身上来: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不由得想起了家中的儿女,他们此刻或许正围着地炉在念叨着自己的父亲。

一个人想家,无非就是因为家中有自己所牵挂的亲人,这是一种最朴实感人的情怀。那么作者在尾联中也是恰到好处地调换对象,借对“儿女”的描写,把自己的思乡之情抒发出来。

白居易曾在他的《邯郸冬至夜思家》中写到: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两句看似写家人,实则是在写作者自己;正是因为太想家,才会想起家人,才会设想家人想念自己的情景。

黄公度诗的尾联也是一样,作者将自己脑海中的设想画面勾勒下来,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气氛,增强了“家”的吸引力,巧妙地把自己对家的真切思念和盘托出。

“家”的温暖不仅牵引着作者,无声地感染着读者;诗于这种温馨场景中结束,在把那份“柔软”之意留给读者的同时,也将更多的“愁思”留给读者,可谓言简而力足。

孤灯燃尽异乡夜,白首行人未得眠;各位看官,当读完黄公度的这首诗后,不知你有何感想呢?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资讯来源:http://www.xxyiy.cn/news/show-265.html

sdfsdf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